菠菜广告投放平台《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一、 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学院平台课程(专业平台必修),是社会学专业的重要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研究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方法论课程。
(二)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们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一般原则、历史发展、具体的调查和研究方法及技巧,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能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最终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更好地为发展旅游业服务。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调查的起源、发展、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调查题目选取的方法技巧;抽样的概念、方法和相关理论;问卷的设计与定稿;资料收集方法;资料的整理、分析方法;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基本知识点。
(四)教学时数
1.时数:2课时/周,总计:36课时
2.进度:见《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进度表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进度表
章 次 | 内 容 | 总学时 | 课堂教学 | 讨论(实践)课 |
一 | 导论 | 2 | 1 | 1(多媒体教学) |
二 | 选择调查课题 | 6 | 2 | 4(多媒体教学) |
三 | 调查设计 | 4 | 2 | 2(多媒体教学) |
四 | 测量与操作化 | 4 | 2 | 2(多媒体教学) |
五 | 抽样 | 2 | 1 | 1(多媒体教学) |
六 | 问卷设计 | 6 | 3 | 3(多媒体教学) |
七 | 调查研究 | 2 | 1 | 1(多媒体教学) |
八 | 资料搜集 | 4 | 2 | 2(案例讨论、分析) |
九 | 资料的分析处理 | 4 | 2 | 2(多媒体教学) |
十 | 撰写调查报告 | 2 | 1 | 1(多媒体教学) |
合计 | 十章 | 36 | 17 | 19 |
(五)教学方式
主要以“讨论型学习”课程教学法为主,采用研究、讨论、讲座等互动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按要求事先查阅相关的研究文献、课堂上经常交换、交流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六)考核内容
期中小研究论文(20%)、期末考察(含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等,40%)与平时成绩(含讨论、作业等成绩,共占40%)结合。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本课程以考察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课堂讨论、作业、对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实地调查的能力等。
二、本文
第一章导论
教学要点:
1.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2.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社会调查的概念
本门课程所介绍的社会调查(Survey Research),主要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二、社会调查的作用
社会调查的用途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描述状况、解释原因、预测趋势。
三、社会调查的类型和题材
1.社会调查的分类
根据社会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可以分为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2.社会调查的题材
(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四、社会调查发展简介
1.国外的情况
2.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五、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可以分为以下 5 个阶段:选题阶段、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和总结阶段。
考核要求:
l. 识记社会调查的内涵与概念。
2. 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
教学要点:课题选择的策略 课题的明确化
教学时数:6
教学内容:
一、调查课题的选择
社会调查的课题常常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社会问题,但又不仅仅是“现象”或 问题”,通常比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更为具体、更为集中,也更为明确。 包括选题的原则、选题的注意事项、课题选择的策略等。
二、课题的明确化
指的是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达到将最初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选择调查课题的原则、注意事项和选题策略以及如何将选出的调查课题明确化。
第三章调查设计
教学要点:课题选择的策略 课题的明确化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调查设计是指研究的计划,也就是设计一个发现某事物的战略。调查设计包含两个主要的方面:
第一、必须尽量明确要发现的东西;第二、必须采用最好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调查目的——研究类型
调查研究的目的对调查的设计具有显著的影响,目的不同,整个社会调查在设计的要求、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的选择,以及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都有所不同。
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可以把调查研就分为以下三种类别:探索、描述、解释。
1.探索性调查
2.描述性调查
3.解释性调查
二、研究对象——分析单位
分析单位是研究中研究什么、研究谁,即研究对象。分析单位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的特征,解释其中的差异的单位。
分析单位与调查对象和研究内容或主题不同,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调查所研究的对象,调查对象则是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研究的内容或主题则是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
三、时间框架
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调查设计中有两种类型,即横向调查和纵向调查。
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调查研究的类型和分析单位以及在社会调查中处理时间的不同方法。
第四章测量
教学要点:测量的层次 信度与效度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概念、变量及指标
1.概念:是对研究范围内同一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述。
2.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对概念的具体化而转换来的。
3.指标: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为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
二、操作化
1.操作化的含义
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2.方法:
(1)概念澄清与界定
通过精确地指出一个概念包括什么,排斥什么,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组织的指导性框架。
(2 )发展测量指标
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式来发展概念的指标:第一种方式是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第二种方式是研究者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性调查,采用实地观察和无结构式访问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的初步工作,尤其是与被调查者中的关键人物进行比较深入的交谈,从这些人那里获得符合实际的答案。
三、测量及其层次
1.测量: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字或符号分派于研究对象的特征之上,从而使社会现象数量化或类型化。
2.测量层次
对不同的变量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尺度,这就好比日常生活中,对身高使用米尺,对体重使用磅秤度量一样。美国学者史蒂文斯 1951 年创立了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层次的分类方法。
四、评估测量质量的标准:信度与效度
信度和效度是用来判断对某事物的测量是否成功。
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测量的概念,掌握操作化的过程,学会分析变量的测量层次以及如何评估测量的质量。
第五章抽样
教学要点:概率抽样方法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抽样与抽样调查
1.抽样调查:就是从研究对象的整体中选出一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所得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的特征。
2.注意事项:抽样调查的成功首先要求所选取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所谓代表就是说,所选取的样本从调查要研究的总体特征看,能再现总体的结构。
3.抽样术语:
个体和抽样单位:个体是收集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分析单位。个体与抽样单位在有些研究中是相同的,但抽样单位往往是多层次的。
研究总体和调查总体:研究总体是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个体的集合体,它必须受几个方面的限定:内容、单位、范围、时间。
调查总体是研究者从中实际抽取调查样本的个体的集合体,它往往是研究总体的进一步界定。
抽样框:是从中抽取样本的抽样单位名单。在一次抽样中,抽样框的数目是与抽样单位的层次相对应的。
参数值和统计值:参数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统计值是关于调查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例如从一个样本中得到的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
抽样误差:由于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与总体范围的差异性,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算总体的参数值时总会有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抽样误差。它是样本代表性大小的一个标准。
二、非概率抽样
抽样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由于每个个体进入样本的概率是未知的,而且由于排除不了调查者的主观影响,因而无法说明样本是否重现了总体的结构,用这样的样本推论总体是极不可靠的。
三、概率抽样
1.有关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选择样本,完全不带调查者的主观意识,使总体中每一个体都具有一个已知不为零的被选机会进入样本。
2.抽样设计的类型:(1)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
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有哪些优点,掌握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第六章问卷设计
教学要点: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
教学时数:6
教学内容:
问卷就是为了调查研究而设计的问题表格。问卷法是现代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特别是在调查研究中,它的使用更为普遍。除了在社会调查中使用外,问卷法还用于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常常用问卷来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和后测。
一、问卷的类型和结构
1.问卷:是社会研究中搜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等。
2.类型:依据填答或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主要的类型。
3.问卷的基本结构
问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其他资料。
二、问卷设计基本原则
1.为被调查者着想是问卷设计的出发点
2.对阻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三、问卷设计主要步骤
1.探索性工作:是问卷设计的第一步。
2.设计问卷初稿:
3.试用和修改:问卷设计好后,必须将它用于一次试调查,而不能直接用于正式调查,
四、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
1.问题的形式
开放式问题:是让受访者自己提供答案的问题形式,在研究者难以设定问题答案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主要有填空式、是否式、多项选择式、矩阵式、表格式等。
2.答案的设计要求
设计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时要注意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一方面为每一个问题编制的答案要能包括所有可能的回答,不能有遗漏,不能使有的回答者无答案可填。研究者经常通过增列一个选项来达到这个目的,譬如增列“其它(请说明——)”另一方面,我们所列答案相互之间不能重叠和相互包含,不能使有的回答者可以填多于一个的答案。
3.问题的语言和提问方式
4.问题的数目和顺序
问题的数目主要依据研究的内容、样本的性质、分析的方法、拥有的人力、财力等多种因素而定。但总的说来,一般以回答者能在30 分钟时间内完成为宜。
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问卷的类型和结构以及问卷设计的步骤,掌握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学会设计问卷。
第七章调查研究
教学要点:调查研究的内涵、市场调查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简称调查,是社会研究中一种最常见的研究方式。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总体)的样本那里系统地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兼顾描述和解释两个目的;信度高;能够迅速地、有效地提供有关某一种总体的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信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征: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依靠调查问卷;巨大的量化资料,依赖计算机。
应用领域:社会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学术性调查。
调查研究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意见和态度。
调查对象的总体和个体:调查总体,研究者从中实际抽取调查样本的个体的集合体,往往是对研究总体的进一步界定,即对时间、范围的进一步规定。一般来说,样本只能推论调查总体而不是研究总体。调查个体,即收集信息的基本单位,也称为分析单位。
附加:研究总体,是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个体的集合体,受内容、单位、范围、时间的限定。属于理论上明确定义的整体,在实际中很难作到符合定义的一切个体有机会选入样本。样本实际上是从调查总体中抽取的。
二、市场调查(market research):为拓展商品的销路,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服务,而围绕某类产品或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顾客的购买情况、产品广告的宣传效果等所进行的调查。
民意调查(public opinion survey):民意测验或舆论调查,即围绕某些社会舆论的热点问题对社会中民众的意见、态度、意识等主观意向进行的调查。
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调查研究的内涵、应用领域及调查研究的课题。
第八章资料收集
教学要点:自填问卷法、访问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社会调查中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在操作程序上各有特点,同时也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课题。
一、自填问卷法
自行填答的问卷调查中,邮寄问卷是一个比较特殊资料收集方法,有时,也采用集中填答法,即把一群受访者召集到同一地点同时填答问卷;也可以采用个别发送法,就是由研究人员将问卷送至受访者家中,并向其解释整个研究,然后把问卷留给受访者自行完成,稍后再由研究者取回。
二、结构式访问
结构式访问又称为标准化访问,即按照事先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访问问卷进行的访问,是一 种高度控制的访问。根据访问员与被访者是否见面,结构式访问又可以分为方面访问和电话访问。
考核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收集资料的类型,掌握不同资料收集方法在操作程序上的特点,学会针对不同的调查课题设计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
第九章资料的分析处理
教学要点:资料的分析方法、资料的编码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资料的处理就是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分类和简化,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条件的过程。
一、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
1.审核:是指研究者对调查所收集回的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进行初步的审查和核实,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剔出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
2.复查:是指研究者在调查资料收回后,又由其他人对所调查的样本中的一部分个案进行第二次调查,以检查和核实第一次调查的质量。
二、资料的编码和录入
现代社会调查的资料统计分析工作已全部由计算机来承担了,为便于计算机来处理和分析调查资料,研究者需要完成问卷编码和数据录入任务。
考核要求: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对原始资料进行处理的方式,学会编码,掌握录入的程序。
第十章撰写调查报告
教学要点:调查报告的结构及撰写方法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在结构上包括下列几个部分: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或摘要、参考文献、附录。
一、导言
是研究报告的第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介绍所研究的问题
2.文献评论
3.介绍自己的研究
二、方法
1.有关研究方式、研究设计的介绍
2.有关研究对象的介绍
3.有关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4.有关资料分析的方法的说明
三、结果
在结果的表达上,总的原则是先给出一般性的、总体的陈述,然后才是个别的、具体细节的陈述。
四、讨论
讨论一般从告诉读者你从研究中掌握了什么开始。 在讨论部分,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同在文献中列举的那些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又一次验证了他们的结论。同时还可以讨论自己的研究可能存在的缺陷,讨论将自己的结论进行推广时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所受到的限制。
五、小结、摘要、参考文献及附录
考核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调查报告的结构,调查报告各部分包含的主要内容,学会撰写研究报告。
三、参考书目
本课程参考教材:风笑天等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1.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 年版。
2.迪尔克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0 年版。
3.叶至诚、叶立诚:《调研方法与调研报告》,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年版。
4.[美]阿琳·芬克:《如何设计调查问题》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年版。
5.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6.范伟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四、本课程使用教具、现代教育技术和其他创新方法的指导性意见
主要教具是多媒体课件。
建议大部分内容的课程在多媒体教室上,用课件进行讲授,增加直观性和生动性。